合同终止的后果有哪些 合同终止和合同解除的区别是什么?2023-05-12 08:51:22 | 来源:法务在线 | 查看: | 评论:0
合同的终止有什么后果
合同的终止的后果是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使合同关系不复存在,同时使合同的担保及其他权利义务也归于消灭。合同的担保,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其他权利义务,如违约金债权、利息债权等。
负债字据为合同权利义务的证明。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债权人应将负债字据返还给债务人。债权人如能证明字据灭失,不能返还,应向债权人出具债务消灭的字据,此字据应由公证机构等认证。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例如,离职的受雇人仍应为厂家或其雇主保守营业秘密;房屋的出租人在租赁合同终止后仍应允许承租人在适当位置张贴移居启事等。当事人违反上述合同终止后的义务,应承担赔偿损失责任。
合同终止和合同解除的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合同终止只适用于继续性合同,而合同的解除原则上只能适用于非继续性合同。
2.法律效力不同,合同终止仅使合同关系发生将来消灭的效力,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此不能产生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而合同解除使合同关系发生既往消灭的效力,具有湖及既往的效力,因而对已履行的合同将产生恢复原状的后果。
3.权利专属不同。合同终止权为非专属权,可随债权或债务一同移转第三人:而解除权为专属于债权人的权利,除可随同债权债务概括移转外,不得因单纯的债上与或债务承担而移转给第三人。
4.内涵不同。法定终止权因合同种类不同而发生,原因各异,而法定解除权的发生原因一般为不可抗力及债务不履行的各种情形。合同接触包含合同终止,二者表现为从属关系,合同解除可以代替合同终止,但合同终止不能代替合同解除来使用。
合同终止的后果有哪些 合同终止和合同解除的区别是什么 合同终止 合同终止和合同解除的区别上一篇:合同违约需要赔付多少违约金 违约后仍不支付违约金怎么办? 最后一页下一篇:
热门内容
最近更新
- 合同终止的后果有哪些 合同终止和合同解除的区别是什么?
- “X-day”迫近之际投资者着手“末日对冲” VIX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升至五年来新高
- 世界观察:A股盘前播报 | 中概股嗨了!指数暴涨近4% MSCI旗舰指数5月调整出炉 这些股获纳入
- 美国债务上限问题未解 投资者逃离国防承包商等相关美股 环球聚看点
- 合同违约需要赔付多少违约金 违约后仍不支付违约金怎么办?
- 离婚收集证据流程是什么 起诉离婚得到什么证据?
-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连续第二周下降 30年期固定贷款利率降至6.35% 速看料
- 世界今热点:花旗:美国债务危机逼近 企业竞相筹集现金
- 环球速看:A股申购 | 英特科技(301339.SZ)开启申购 主要产品包括高效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同轴套管式换热器等
- 世界时讯:因安全隐含召回约220万辆健身自行车 Peloton(PTON.US)股价跌至历史新低
- 港股概念追踪 | 新能车下乡细则在准备中 机构:现在是新能源汽车链最好的上车时机(附概念股) 当前观察
- 美股异动 | 好未来(TAL.US)涨超6.5% 总市值超39亿美元
- 美国债务违约将威胁房地产市场 抵押贷款利率或飙升至8.4%!
- 当前关注:美股异动 | 公布最新大语言模型PaLM 2 谷歌(GOOGL.US,GOOG.US)涨5%
- 美股异动 | 盛丰物流(SFWL.US)涨超21% 触及日内高点
- 美股异动 | Q2流媒体账户订阅用户数不及市场预期 华特迪士尼(DIS.US)跌超8%
- 恒指季检结果揭晓在即 哪些公司有望染蓝? 全球快消息
- 每日短讯:就业市场持续降温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大增至一年半来高点
- 美国银行业危机=重大机遇,小摩(JPM.US)赚得盆满钵满! CEO支持发起银行业做空调查 天天热推荐
- 美股异动 | 中概股多数走高 理想汽车(LI.US)涨超5%_每日看点
- 全球快看点丨美国经济开始降温?通胀缓和,失业人数增加
- 美股异动 | 寻求通过贴现窗口获得39亿美元贷款 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US)盘前跌超20% 全球今热点
- 时隔6个季度首次转正!华尔街称Roblox(RBLX.US)“拐点将至”
- 迪士尼(DIS.US)流媒体业务改善成果显现 但华尔街仍持观望态度
- 拉加德:与高通胀的斗争还没有结束
- 英国央行如期加息25个基点 称可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率 新资讯
- 对冲基金扎堆看空美股 “逼空”行情一触即发? 环球焦点
- 中芯国际(00981)公布一季度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31亿美元 环比减少40.1%|世界快看点
- RBC:实现创纪录利润后 壳牌(SHEL.US)有望在6月宣布将股息提高38%
- 【全球新要闻】崔东树:5月首周全国乘用车厂家批发19.2万辆 同期市场零售同比增67%至37.5万辆